2009-12-16

「華山風」?!


。。一群以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交流創作基地的跨領域藝術工作者。。


「華山風」動機
── 培育人才、凝聚能量、傳承歷史

台灣的藝文生態迫切需要一個都會場域作為凝聚點,自由、開放、與國際接軌,在這裡,藝術創作者可以找到同好,一般群眾找到藝術生活樂趣,國際人士找到台灣藝文的接觸點。從華山的發展歷程來看,原有可能形成這樣的藝術舞台,目前卻處於停滯狀態,而國內的藝術創作也面臨斷層隱憂。

「華山風」的出發點,便是以華山創意園區為基地,搭建一個交流平台,形成台灣的藝文凝聚點,在自由無壓力的氛圍下,培育新一代創作人才,醞釀新的原創能量,並為這段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留下記錄。



「華山風」精神── 跨界、前衛、時代

跨界,是華山園區業已發展出的精神,它遠超過合作,強調新能量形成的方式與場域,創作者從中找到值得學習與投入的新領域,營造能表現時代的新語彙。
前衛,不因年齡有所別,關鍵在於進入華山的能量必須原創年輕。
時代,必須觀照時代數位、科技等特質,能與之對話。



「華山風」目標──分三階段:

讓新一代藝術能量出現,凝聚成足以與上一代能量對話的跨領域新族群。
  ↓
讓新一代與上一代的力量,基於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基礎,得以對話、連結,找到合作的可能性。
  ↓
透過國際藝術節概念,以市場機制為導向,彼此較勁,讓新一代創作者享有不被壓縮的表現空間。



「華山風」落實──固定據點、數位記錄、國際藝術節

華山創意園區提供固定據點,作為「華山風」成員創意分享交流的園地,在自由、無壓力的氛圍下,自然形成跨領域的凝聚點,落實「華山風」的跨界精神。過去,跨領域的形成是為了做作品,替藝術找出路;如今,跨領域卻是新一代的生活模式,主動尋求各種交流。

透過「華山風」的交流平台,記錄成員的創作經歷,整合為台灣時代藝術發展的數位資料庫,奠定台灣藝術生態未來發展的文獻基礎,彌補世代藝術經驗與傳承的斷層。

透過國際藝術節的形式整合創作記錄。真正的國際藝術節,並非邀請外國團體到台灣「演出」,而是邀請他們前來「共襄盛舉」,前提是台灣必須有能力提出獨特豐富的創作。希望能藉由前述三階段的工作目標,慢慢孕育出屬於台灣的創作特質與人才。



發起人張忘看「華山風」

「華山風」是一場冒險,成敗未卜,卻非做不可,促使我投入的關鍵就在於「紮根」,培育人才、營造環境,雖然我對新一代的創作者不夠熟悉,雖然我一點把握都沒有。

台灣藝術發展大約經歷三世代。六十歲以上的世代享過風光,相當程度找到社會與政治資源,可惜過程太辛苦,無力為下一代做些什麼;五、六十歲的世代,是目前的藝術中堅份子,但隨時間過去,台灣的藝術生態沒有改變,經營的辛苦仍不亞於二十年前,政經條件不斷轉變,欣賞人口日增,資源卻遞減;四十歲上下的世代,面臨的創作難題更多,上一代的資源沒有釋放出來,使他們只能在邊緣中求生存。三十年過去了,台灣的藝術生態不見太大改變,它的困境主要在於傳承有限、原創性不足、自我反省能力不夠,致使在國際上也沒有對話空間。那麼,新一代怎麼辦?

每一個「華山風」的成員都是種子,透過口耳相傳,尋覓更多對的、各個領域的人才加入。或許可以期許透過「華山風」新的凝聚方式與空間條件,讓華山創意園區再次變成磁石,吸引更多自發性的藝術交流在此處發生,藝術家會喜歡到這裡創作、發表,藝評家、策展人會習慣到這裡找作品,觀眾會知道在這裡隨時都可能看到原創有趣的排練、創作……。激勵新一代的優秀人才聚集創作、交流合作,這是我成立「華山風」的最大冀望。

感謝華山經營單位台灣文創發展公司適當釋出空間,支持「華山風」的行動。我期許未來外界能挹注更多資源,支持「華山風」以數位方式客觀記錄並傳播其創作發展,為世代藝術經驗留存完整歷史;同時,透過出版或論壇,為台灣藝術生態發展立下觀察例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